首页 > 教案文集 >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发布时间:2025-02-20

小学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1

  一、信息与信息传播

  【设计意图】

  本节中的几个内容是递进关系:首先阐明什么是信息,然后说明信息和信息传播的五次巨大变革,在这里要让学生通过大量事例去体会,当然由于学生年龄的制约,不必要也不可能地苛求“深刻”,但这个体验的教学过程是必须的,所以要充分利用好课本上图片,还要让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自制有线电报机和接收机的实验开放性强,所以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这个电路并不复杂,大多数同学可以完成,然后活动的操作中将莫尔斯电码与字典“密码:相结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好奇心。最后让学生提出设想:应该怎样传播信息才更加合理?从而引入下一节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信息的定义,了解人类特有的信息有哪三种。

  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了解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发现这些工具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量的图片,生动活泼地展现知识

  通过学生活动自制有线电报机和接收机让学生体验创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的五次巨大变革;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教具和学具】

  【课前准备】

  大量的图片,活动17-1的实验器材,新华字典(注意版本)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

  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一、引入新课

  (5分钟)放映一段录像(学生上课举手、汽车转向灯亮、电话铃声响、电视广告等)

  问:在刚才的录像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问:你还能说出生活中一些例子来说明信息无处不在吗?

  问:那什么叫信息呢?

  观看并思考

  回答。

  回答

  阅读“信息快递”且回答

  从身边熟悉的情景引入更亲切,更能体现信息的无处不在

  二、信息传播

  (10分钟)问:你知道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问:你知道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问:人类是怎能样来传递信息的?

  讲:而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有的信息有三种:语言、符号、图像

  讲: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

  引导学生观看五幅图片讲解每一次的作用是利用光、声进行信息的传递

  是靠她那灵敏的触角来传递信息的

  语言、手势、表情、颜色、符号、图像等

  阅读“课本图17—1”并且思考这些图片的内在含义

  在这里可以多举一些这样的例子,也可让学生讲他们所知道的。

  三、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10分钟)问: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实际意义呢?

  问:那怎么才能让信息有实际意义呢?

  问: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有哪些?

  再介绍一些早期的传播工具:海军用的手旗、灯光、擂鼓、鸣金、风筝邮、以邮行与以次行

  让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不是

  必须通过传播才有举一例:如病人去看病时只有告诉医生他的病情才行。

  回答:烽火台、驿马、电报机、电话等。

  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进一步放开的方法,让学生事前从网上查找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在课上进行汇报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再由教师加以点评,关键不在于对问题认识的深浅,而在于让学生体验收集资料的过程。四、活动: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15分钟)设计: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分别在自己一方按下开关时,对方一侧的电灯就会发光。

  指导完毕让学生看图17—6

  问: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个图的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参照课本上的莫尔斯电码指导学生发“电报”

  等学生发完后问:这种有线电报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问:请设想一下应该怎样传播信息才更加合理?先画电路图

  连接电路并演示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讲感悟

  学生思考

  可以先让学生按自己设计的进行实验,并且试一试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这固然要花去一些时间,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有好处的。五、总结与练习(5分钟)总结收获【教学资源】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语言的产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信息技术革命,其意义不亚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和人工取火。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由于人脑容易遗忘事情,一旦遗忘,信息就取不出来了。为了长期存储信息,如记数、记事等,就要创造一些符号代表语言,经过多少年代的发展,这些符号逐渐演变成文字,并固定了下来。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的发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技术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小学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所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

  (2)了解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看网了解信息传播过程和传播工具的发展.

  (2)通过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制作能力和思考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表达、敢于否定权威和阐述自己新见解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传播的经历和传播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索,理解电报机与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课堂训练试卷

  进行新课

  一、信息

  通俗地讲,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信息量越大。

  二、信息传播

  1、语言、符号、图像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

  2、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经历了五次巨大变革

  (1)语言的产生(2)文字的诞生

  (3)印刷术的诞生(4)电磁波的应用

  (5)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看书P61,了解这五次巨大变革

  三、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1、信息必须通过传播都有意义

  2、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有哪些?

  答:烽火台、驿马、电报、电话、竹简、牛骨……

  学生自己看书,了解莫尔斯电码和贝尔电话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一节1、2、3

  教学反思:

  本章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自学为主,培养他们的自学物理的'能力。

  相关知识

  九年级物理下册《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学案新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学案新版苏科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卫星通信是通过微波来传递信息的

  (2)知道光纤通信是通过光的反射来传递信息的;知道光导纤维是现代通信的主要传输工具。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全反射,理解光纤内光的传播路径。

  (2)结合地理知识,理解同步卫星轨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回顾我国人造卫星事业发展史,树立荣誉感。

  (2)对比现代信息传播特点,激发学习高科技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现代通信方式的各种用途和特点

  2.光缆与电缆的优劣对比

  难点:1.光缆中光传输的光路

  2.通信卫星的要求

  三、教学资源

  1.自备:玩具激光电筒

  2.教师演示:激光笔、尼龙丝、水槽。

  四、教学设计

  引入课题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感受,谈谈对现代通信的认识。

  出示水槽实验器材,槽底有一激光灯,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光线射入角

  度变化时,光路情况。

  大家用玩具激光电筒点亮后,你会看到什么地方发光?

  这现象说明什么?与刚才老师水槽演示初级的原理有什么关系?

  电磁波频率越高,能量越集中,传播信息能力越强。

  微波是当前电磁波主要使用的频段,查阅书回答微波的频率范围。

  回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探究,你们知道了哪些有关现代通信的知识?

  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三节1、2

  教学反思:

  通过相关实验,克服知识上的障碍和超前,使学生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

  重视学生参与(实验、交流、总结),对现代通信有了初步认识,并通过对比知道各种通信方式的优缺点,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突出人性化教育和正面引导。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收集和网友投稿,如有冒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复制全文

服务热线

870233576

工作时间:8:00 - 12:00

下午:13:30 - 17:30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