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教案 > 小学英语 > 四年级英语 >

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汇总

发布时间:2025-02-20

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汇总[11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3、学习××××××××××。

  教学重点

  自读自悟,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与快乐。

  教学难点

  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

  槐树、槐花资料、图片等。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1.收集槐树、槐花资料、图片,了解特点及作用。

  2.自由读课文,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说说你在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悟

  1.简介课型

  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精读课文,如第1、2、3课;一种是略读课文,如第4课。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在编排上有什么不同?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仔细阅读导读提示很重要

  2.导读提示。

  自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然后指名读提示,交流并归纳出学习要求:

  (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自主读悟

  自读。对照略读提示,轻声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请你多读几遍。边读边用笔画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地方作个记号。

  4.交流收获

  集体交流。先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谈谈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让学生知道课文主要描写了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引导学生体会到孩子们所得到的劳动的快乐。)

  三、赏读课文,感悟理解

  1.细读品悟。再读读课文并仔细想想,你觉得“槐乡的孩子真!”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感受槐乡孩子的快乐、勤劳,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自读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品析,感知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

  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小组内朗读。

  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1)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2)槐米有什么用处?

  (3)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读读相关的课文

  5.理解课文第3自然段。

  (1)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2)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

  (3)指导感情朗读。

  三、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交流欣赏。

  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谈感受。

  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参加过什么劳动?有些什么感受呢?

  3.小结。

  【通过说自己的实际劳动与感受,得到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把参加的一次劳动的过程与感受写下来。

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愉。掌握生字词。

  ⑵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⑶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

  读见解──体会──再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法】

  阅读教学法。

  【教具准备】

  卡片,槐乡槐花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激趣,提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体会到了种种劳动的乐趣,他们就是──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各自轻声读,遇到生字拼读一下,较长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分成小组组织朗读,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

  3、各组代表分段朗读。

  三、细读课文,感知理解

  1、出示图片,介绍槐树槐花。

  2、读读议议:

  ⑴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是什么样的.?文中还把槐花比做什么?

  ⑵槐米有什么作用?

  ⑶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读读相关的课文。

  ⑷八月份,天气怎么样?谁能描述一下?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朗读。

  ⑸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化的时节,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割槐花的?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有笔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引导小结:

  快乐不只是来自于休闲、享受,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第二课时

  一、说话训练

  组织学生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所从事过的劳动,比如参加公益劳动,在家里帮助家长做家务。先想一想准备说哪些方面的内容,想好以后,再说说自己劳动的经过和感受。

  二、听写生词

  三、完成基础训练,难题事先引导提醒

  【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4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

  学习时间:

  1~2课时

  学习准备:

  1、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

  2、教师准备站;

  学习过程:

  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

  1、从“*”认识略读课文

  2、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

  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

  2、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

  (3)自己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

  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

  1、打开网站:

  (1)积累词语;

  (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

  (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

  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3、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

  2、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5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三、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四、小结: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6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懂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抓人物的动作、细致描写的方法把事物特点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劳动是快乐的。

  难点:学习作者抓人物的动作、细致描写的方法把事物特点写具体。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快乐。下面让我们走进第四课《槐乡的孩子》,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板书课题)

  2、观察课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我发现课题4前面加了“x”。

  3、(出示课件)“x”这是什么意思呢?(这种符号表示是略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课题入手,有意识的让学生去发现这篇文章与以往所学文章的不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二、初读感悟

  1、根据提示语,归纳学习要求:(出示课件)

  ①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边读边画,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③完成后与同桌交流。

  2、集体汇报阅读收获: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快乐,再进行同桌交流。恰到好处地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接着允许他们去交流自己的想法,从中享受学习的愉悦。】

  三、重点赏读

  1、同学们,槐乡的孩子以采摘槐米而快乐。下面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去看看那快乐的劳动场景。学习作者抓动词、细描写的方法。

  (出示句子):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

  (2)指名展示读、齐读。

  2、同学们这段话作者抓住了男孩和女孩两个人物,具体描写了劳动的场景,那男孩干什么?女孩又干什么呢?

  (1)(出示课件)指名读描写男孩的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动笔画出描写男孩动作的字词。

  a、生回答,师板书:

  抓动词:

  男孩

  爬——削——(槐米落)

  b、指导朗读。

  c、小结:这段话抓住了男孩削槐米的连贯动作进行细致描写。

  (2)(出示课件)男孩子是负责削槐米的,那女孩是干什么的呢?下面让我们走进描写女孩的句子。

  a、自由朗读描写女孩的这段话,看看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想象到的?

  b、学生汇报:

  女孩

  有的......(捡)辫子像翅膀

  有的.....(塞)头像小鸭子

  c、学生带着动作读。

  3、小结:作者运用有的....有的.....句式,写出了不同女孩的`动作,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劳动场景写得生动、具体。

  4、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抓重点词句,学生在品读中积累优美语言并学会了“抓动词、细描写”的方法,感受文字的美,深化习作特点。】

  四、牛刀小试

  看到槐乡的孩子这快乐的劳动场景,中秋节这天我也体验了一次掰玉米的快乐。而且还以小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这个片段运用了什么方法细致描写的呢?

  例文:掰玉米

  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八月十五这天,吃过午饭,我和家人去地里掰玉米。我左手抓起玉米棒子和茎秆的连接处,右手攥住玉米棒子使劲往下拽。只听啪的一声,一个胖胖的玉米棒子就被我掰了下来,随手一扔玉米棒子就像跳舞一样蹦到口袋里。而那些卸了包袱的玉米秆则在我的身后轻松地摇晃着,像是在给玉米告别。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朗读老师的下水文,让学生亲眼见证了习作方法的实践运用。不仅让学生对学到的方法加深了印象,而且起到了带头示范的作用。】

  五、学以致用

  出示图片:(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做值日、掰玉米、摘苹果、葡萄、打枣子等等)

  同学们图片中的场景是不是勾起了你美好的回忆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抓动词、细描写”的方法,写一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场景吧!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根本,只有知行合一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1、说说自己感到最快乐的事。

  2、揭题学习“槐”字,理解“槐乡”。

  二、初读课文,明确:“槐乡孩子的快乐是什么?”

  1、提出初读要求:读通文章,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槐乡孩子的快乐是什么?

  2、交流对问题的理解。

  三、细读课文,体会“快乐”。

  1、那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呢?找找、划划相关的句子

  2、交流、体会、朗读。

  (1)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2)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3)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3、小结。

  点出──槐乡孩子的快乐其实就是──采槐米(劳动)

  4、读出“快乐”。

  在三个句子中选择自己最有感受的练读。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劳动的艰辛”。

  1、采槐米,捡槐米这种劳动,你认为是艰辛的吗?

  2、默读课文,从文中找找依据。

  3、交流(引导要点)。

  (1)槐米小(第二节)。

  (2)八月才有,天热(第三节)。

  (3)采的时间长。

  五、理解“艰辛的劳动是一种快乐”的原因。

  1、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们觉得这不是苦,而是一种乐呢?

  2、自读第二小节后,交流原因。

  六、积累句式。

  槐乡的孩子勤劳、懂事,他们的生活、快乐都离不开槐树,槐树就像他们的伙伴,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1、引读,内化句式,体会特点。

  2、拓展训练。

  (1)安吉。(竹乡)

  (2)黄岩。(橘乡)

  (3)草原。

  3、再次朗读,强化句式。

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难点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板书课题《槐乡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

  介绍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a、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方法解决。

  b、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c、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较长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分成小组组织朗读,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槐乡的槐树(槐花)。

  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槐花是美丽的。(八月,槐树打了话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

  槐乡的槐米是宝贵的。(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

  3、槐乡的孩子是()的。你从课文中哪些词句看出来?

  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

  (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4)槐乡的孩子是快乐的。

  ……

  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4、引导小结:快乐不只是来自于休闲、享受,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9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

  学习时间:

  1~2课时

  学习准备:

  1、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

  2、教师准备学习网站;

  学习过程:

  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

  1、从“x”认识略读课文

  2、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

  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

  2、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

  (3)自己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

  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

  1、打开网站:

  (1)积累词语;

  (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

  (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

  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3、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

  2、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10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

  (板书课题。)

  二、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⑴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⑵槐米有什么用处?

  ⑶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三、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⑴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⑵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⑶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⑷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⑴“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⑵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⑶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⑷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⑴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⑵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⑶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小学三年级英语的教案11

  学习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准备

  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

  教师准备学习网站;

  学习过程

  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

  从“xx”认识略读课文

  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

  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

  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

  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

  (3)自己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

  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

  打开网站:

  (1)积累词语;

  (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

  (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

  反馈学习情况:

  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

  四、巩固练习

  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收集和网友投稿,如有冒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复制全文

服务热线

870233576

工作时间:8:00 - 12:00

下午:13:30 - 17:30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