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一年级语文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年级语文教案

发布时间:2025-02-20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年级语文教案1

  一、教材内容和编写的意图

  本文是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第阅读课文。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这“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瞧,小燕子真是孩子!燕子妈妈让它到菜园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它一连去了三次,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它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多有趣呀!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却一定的难度。结合新大纲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学习借肋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乐于与他人交流。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教学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培养读中感悟,进行说、唱、演、等相结合的'综合能力训练。

  2、培养观察能力,能总结出一些观察事物的方法。

  德育渗透点:

  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明白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二、教法的确定和突破重难点的设计。

  结合本文趣味性强,和一年级学生爱幻想的特点。为此,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课件,图片,小燕子模型,师生角色扮演等方法把情境带入课堂。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去读,而且在实践中去观察、交流,亲身体验小燕子三次到菜园观察,而且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过程。不仅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且还把莫大的快乐带给他们,使他们在乐中读,读中悟。

  三、教学过程

  1、讲故事激趣导入。

  课前的师生互动,已经引起学生的兴趣。现在适时地把小燕子(纸模型)带到学生面前,会让学生倍感亲切,对学习充满兴趣。

  2、趣味巩固生字。

  以小燕子家客人的身份来品尝西红柿(认读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并让学生用生字组词、说句子,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利用课件展示菜园图,引导学生看图、说图,再让他们扮演“小导游”读出文中描写此图的第一自然段。为后面的学习做一个好的铺垫。

  理清课文的脉络,知道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些什么?每次看到些什么?妈妈是怎样夸它的?让学生在理解感悟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用“读一读,标一标,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4、指导朗读,读中品悟。

  在观看课件播放小燕子第一次到菜园的动画片后,师指导学生进行自读,同桌分角色读,当配音演员表演读等后。师扮演燕子妈妈,让学生扮小燕子第二次、第三次去看,边飞边唱,然后再告诉妈妈自己的发现。让学生溶入角色中,让他们有一个体验的过程。

  5、课间休息。

  我把本课的部分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编成儿歌,谱上曲,带领大家拍手唱。

  6、简笔画板书小结。

  7、拓展延伸,乐中感悟。

  展示冬瓜和茄子实物,让学生扮演小燕子第四次飞进菜园里去观察。并且说一说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一样?先自己观察,再小组讨论,最后告诉燕子妈妈。

  8、集体总结。

  附:板书设计

  9、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燕子妈妈(图)小燕子(图)

  冬瓜(简笔画)茄子(简笔画)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年级语文教案2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质疑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板书)

  2、学生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①谁一次比一次有进步?②做了什么事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地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并标好自

  然段。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圈出来的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也可查生字

  表),多读几遍,记住它。

  3、练习把课文读准、读通。

  三、检查生字,课文的'认读情况

  1、师出示本课生字。(首先出示带有音节,然后去掉音节)。生认读。

  (如有不会认读的,交流一下,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悄悄告诉他)。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生评议。

  四、读后悟,读后疑

  1、在刚开始上课时,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现在,这些问题你们都有答案了吗?

  2、生再读课文,随着你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你又有什么问题吗?

  (①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几次?②每次看到了什么?③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它?④“屋檐下”什么意思?⑤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五、小结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的】

  A组:

  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冬瓜和茄子的4点不同。

  2、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组:

  1、大致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冬瓜和茄子的2~3点不同。

  2、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C组:

  1、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区分冬瓜和茄子。

  2、能参与学习,愿意进行观察。

  3、能跟读简短句子。

  【教学重点】

  知道冬瓜和茄子的不同。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冬瓜、茄子图片。

  3、实物:冬瓜、茄子。

  4、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菜园里》这首儿歌吗?

  2、师:是啊,秋天的菜园是多么美呀!你们听,谁也来参观这美丽的菜园了。

  3、教师范读课文。

  4、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

  二、初读课文

  1、过渡:谁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就能知道了。

  2、师: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下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小燕子去菜园看了几次?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 师:小燕子一共观察了三次,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燕子妈妈是怎么说的?小燕子又观察到了什么?先请大家找一找课文第几小节写了小燕子的第1次观察?

  ⑵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燕子妈妈和小燕子说的话。

  ⑶ 师:燕子妈妈说了什么?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菜园看什么?

  ⑷ 师:想一想,燕子妈妈是在什么地方考小燕子?(屋檐下)谁知道什么叫“屋檐”?

  ⑸ 师:第一次去观察,小燕子发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们桌上的冬瓜、茄子,比较一下,看看小燕子观察的对不对 ?

  ⑹ 指导学生用手比划大小:指导朗读:读小燕子的话时,语速可稍快,读出它每一次有新发现后的`那种兴奋的心情。

  过渡:听了小燕子的回答后,燕子妈妈会怎么说呢?请××同学来朗读一下课文的第三小节。

  2、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⑴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⑵ 师:听了小燕子的话,燕子妈妈说了什么?

  第一次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看看”,那么第二次要求小燕子怎么看?

  ⑶ 师:听了燕子妈妈的话,小燕子是怎么做的?这是小燕子第几次去?那么第二次去小 燕子又发现了什么?

  对了,第二次小燕子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什么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指导朗读:

  过渡:当燕子妈妈听到小燕子又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第二点不同之后,又是怎么夸奖小燕子的?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文第4小节。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⑴ 学生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

  ⑵ 师:谁来说说燕子妈妈是怎么夸奖小燕子的?

  ⑶ 师:可是燕子妈妈觉得的小燕子观察的还是不够,于是让他“再去仔细看看”。“仔细”是什么意思?(仔细:认真、细致)我们平时做哪些事情也应当仔细?

  ⑷ 出示: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细看看。

  请学生读一读;

  想一想:这三个词说明燕子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朗读燕子妈妈的话。

  ⑸ 师:“仔细”是什么意思?(仔细:认真、细致)我们平时做哪些事情也应当仔细?

  ⑹ 师:小燕子经过仔细观察,又发现了什么呢?

  ⑺ 师:小燕子每次都有新的发现,所以燕子妈妈夸它?

  ⑻ 师:其实除了小燕子发现的这3点不同之外,书上还告诉了我们的第4点不同,请同学自己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⑼ 小结: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

  四、指导朗读

  1、分角色朗读;

  2、表演读,配动作。

  五、板书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1 2 3

  (冬瓜图) 大 绿 皮有细毛

  (茄子图) 小 紫 柄有小刺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收集和网友投稿,如有冒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复制全文

服务热线

870233576

工作时间:8:00 - 12:00

下午:13:30 - 17:30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