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870233576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三课时(精选3篇)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三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纬线(圈) 经线(圈)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分布
标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经纬度的表示方法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数量特征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图“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
(让学生读出a、b、c 点的经纬度。教师及时纠正,辅导。)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现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引入: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的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及时的救援?
(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不难回答)
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0s、1500w 。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0n、125.30e。
强化训练:
1.组织学生讨论,填出下表:最后让学生互相对答案。
经纬度数 判断东西半球 判断南北半球
300e、200n
1200w、300s
100w、870n
1600e、450s
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抢答、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全课)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的确定”。
【板书设计】
五、经纬线
地球和地球仪第三课时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三课时 师大附中 黄雄
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纬线和经线以及纬度和经度的有关知识,请问:纬线和经线的特点有哪些?纬度和经度的范围与变化规律怎样?
(学生回答)
游戏引课: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是“找朋友”。这和我们小时候的“找朋友”游戏不同,我们要在不知道名字的情况下,找到自己想找的朋友。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开学还没多久,老师对各位同学还不是很熟,那么老师在不知道姓名的情况下怎样找到想要找的朋友呢?
学生回答:相貌特征、性格爱好、座位等。
教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座位号很准确的找到某位同学。
活动:教师说出座位号(排列号),请这位同学起立示意。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加深难度,我们把全班分为东西各四组,南北各三组,这样能否找得到想找的朋友呢?(分东西、南北组数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定)
学生回答:可以。
活动:1.教师说出东西组号和南北组号,如“东二组、北三组”,请符合要求的同学起立示意。(学生熟练后,加快速度)
2.教师说出第一位同学的组号,由这位同学说出另一个同学的组号,依次传下去。
3.指出一名同学,其他同学说出该同学的位置。
教师引导:联系地球的经线与纬线,想想我们刚才分的组号和经纬线及经纬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活动:联系刚才我们找朋友的过程,请你们在地球仪上找到以下几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xx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44.4°s、150°w的南太平洋海域,请找出碎片的具体位置;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在哪里?(课本第八页)
教师评价。
学生活动:请完成课本第8页活动1.2.3。
教师提问:请你们说说对全球定位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经纬网找到某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学会了正确地读出某个地理位置的经度和纬度。
教学基本流程:
点评:该教案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能力的授课方法,培养初中生学习地理兴趣,通过学生参与从远古到现在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自制地球仪,“找朋友”等活动讲清了地球的形状,经纬线和经纬度,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等重、难点知识,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因材施教,因课设问、因情景创设悬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寻找问题,讨论问题,探究结论的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教师能有的放矢,抓住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可以利用的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是求是的精神和勇于探索、敢为实践的品质。该教案设计书写规范,教学过程祥实,教学节奏、条理一目了然,教学手段切实可行,既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又可“土”法上马,具有平时教学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性。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得当,重点、难点突出,把一节课的三个难点分散在三个课时解决,易于学生接受。
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纬线和经线以及纬度和经度的有关知识,请问:纬线和经线的特点有哪些?纬度和经度的范围与变化规律怎样?
(学生回答)
游戏引课: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是“找朋友”。这和我们小时候的“找朋友”游戏不同,我们要在不知道名字的情况下,找到自己想找的朋友。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开学还没多久,老师对各位同学还不是很熟,那么老师在不知道姓名的情况下怎样找到想要找的朋友呢?
学生回答:相貌特征、性格爱好、座位等。
教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座位号很准确的找到某位同学。
活动:教师说出座位号(排列号),请这位同学起立示意。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加深难度,我们把全班分为东西各四组,南北各三组,这样能否找得到想找的朋友呢?(分东西、南北组数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定)
学生回答:可以。
活动:1.教师说出东西组号和南北组号,如“东二组、北三组”,请符合要求的同学起立示意。(学生熟练后,加快速度)
2.教师说出第一位同学的组号,由这位同学说出另一个同学的组号,依次传下去。
3.指出一名同学,其他同学说出该同学的位置。
教师引导:联系地球的经线与纬线,想想我们刚才分的组号和经纬线及经纬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活动:联系刚才我们找朋友的过程,请你们在地球仪上找到以下几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xx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44.4°s、150°w的南太平洋海域,请找出碎片的具体位置;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在哪里?(课本第八页)
教师评价。
学生活动:请完成课本第8页活动1.2.3。
教师提问:请你们说说对全球定位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经纬网找到某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学会了正确地读出某个地理位置的经度和纬度。
教学基本流程:
点评:该教案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能力的授课方法,培养初中生学习地理兴趣,通过学生参与从远古到现在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自制地球仪,“找朋友”等活动讲清了地球的形状,经纬线和经纬度,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等重、难点知识,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因材施教,因课设问、因情景创设悬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寻找问题,讨论问题,探究结论的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教师能有的放矢,抓住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可以利用的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是求是的精神和勇于探索、敢为实践的品质。该教案设计书写规范,教学过程祥实,教学节奏、条理一目了然,教学手段切实可行,既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又可“土”法上马,具有平时教学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性。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得当,重点、难点突出,把一节课的三个难点分散在三个课时解决,易于学生接受。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收集和网友投稿,如有冒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